本報記者 洪永林 “因為一次鏈接,成為一生鏈接”,這是今年5月份,在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閉幕會上,省領導對九江禮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藥學院鄧子新院士達成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把科學家與企業鏈接起來的做法給予的充分肯定。該公司院士工作站的成功發展模式,是市委人才辦、市科協推進院士、專家和“海智計劃”工作站(以下簡稱“三站”)建設成果的生動縮影,在全市打造“三個區域中心”、建設“一個美好家園”,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發展熱潮中,我市“三站”建站數量加速增長,已經發展成為吸引各類人才施展拳腳的重要科技平臺。 科學合理規劃 推進“三站”建設 近年來,市委人才辦、市科協將高層次人才平臺的搭建作為科協賦能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大抓落實,全市各級科協組織緊扣制造業“9610”工程,科學規劃籌建科創平臺,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發展第一任務,推動全市“三站”建設大謀劃、大增長。 帶著項目走出去,引回人才促發展。市科協將“三站”建設列入全年工作計劃、制訂考核目標,壓實工作責任,推動產業引才、親情引才、鄉情引才走深走實。依托“三站”平臺,九江各地“引才、愛才、用才、留才”的人才發展氛圍空前濃厚,一批科技人才深入企業車間,參與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落地。市科協還廣泛調動各方資源共謀共建“三站”,促進“三站”共建共贏,努力實現“建設一個工作站、形成一支團隊、培養一批人才、促進一個產業、服務一方發展”的目標。在市科協的高位推動下,今年我市新增了江西京九電源(九江)有限公司等5家專家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建有院士工作站12家、專家工作站42家、“海智計劃”工作站12家,涉及石油化工、電子電器、食品科技等多個領域,建站總量和引進院士數量位居全省設區市前列。 搭建孵化平臺 驅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市科協積極主動、善做善為,為“三站”建設搭建科技孵化平臺,培育發展企業新質生產力。他們依托市級科技小院,不斷加大科技人才的引進,推動科技小院建設成為專家工作站,讓科技小院成為科技人才通往專家工作站的平臺,為企業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打開了通道,延伸了科技服務鏈條。 瑞昌市星祥水產公司原是一家從事水產養殖的市級科技小院,在市科協的指導下,公司去年9月成立了專家工作站,引進廈門大學劉海鵬教授及其團隊進駐,公司紅泥鰍、翹嘴鲌高效選育建成了工廠化生態育苗技術體系,紅泥鰍育苗成活率由80%增至86%,翹嘴鲌育苗成活率由75%增至90%左右;江西黑芝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小院2022年建立專家工作站以來,吸引了國家特色油料(芝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海洋進駐,為企業黑芝麻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成為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建站兩年來,剛性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實現技術突破2項,成功轉化科研成果4項,不僅推動了產學研深度融合,還極大提升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為瑞昌市主導農產品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科技支撐。 解決技術難題 助力成果轉化 傾心建好“三站”,引來發展蝶變。近年來,分布在全市各地的66家“三站”,始終立足于解決企業核心技術問題,在戰略決策咨詢、聯合科研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累計合作項目達百余項,一批科研成果轉化為了現實生產力。 地處瑞昌市青山林場的江西霧上春茶葉公司是一家返鄉創業企業,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茶葉加工技術難題,經科協部門牽線,最終與安徽農業大學宛曉春教授簽約成立了專家工作站,指導公司完善了黃大茶的加工工藝,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節本、增產、提效的多重目標;共青城的江中食療科技公司聘請南昌大學謝明勇院士建立工作站后成效顯著,依托院士工作站,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成功轉化科研成果5項,獲專利授權5項,實現直接經濟效益12463.15萬元。 今年6月份,在江西省科協派駐“科技副總”入企現場推進會上,經九江市科協推薦,入駐江西虹潤化工有限公司的九江學院博士閔欣和入駐九江澎湃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費樹銘雙雙被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復為企業“科技副總”。市科協院士專家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2名科技人才被企業評為“科技副總”,九江就占4人,充分體現了企業對科技人才的渴求和重視。閔欣說,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工作者的關心讓人深受鼓舞,他將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一起,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現實生產力,為助力九江“制造業攻堅”行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
|